
據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稱,暴露於環境煙草煙霧中的哮喘男孩具有更高程度的多動、攻擊性、抑鬱和其他行為問題。
在《發育與行為兒科學雜誌》在線發布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示,行為問題隨著暴露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他們補充說,即使是低水平的煙草煙霧也可能對行為有害。
“這些發現應該鼓勵我們更加努力地防止兒童接觸煙草煙霧,特別是在哮喘兒童等高風險人群中,”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金伯利·約爾頓博士說和辛辛那提兒童環境健康中心的一名研究員。
有趣的是,調查人員說,雖然研究中的女孩平均比男孩暴露在更高水平的煙草煙霧中,但暴露並沒有導致她們的行為問題增加。然而,Yolton 博士說,男孩的行為問題增加了大約兩倍,每增加一倍的煙草煙霧暴露量。
有涉及成人和動物的研究指出煙草煙霧對男性和女性的行為影響存在差異。即便如此,辛辛那提兒童雜誌的作者表示,需要進行額外的研究來解釋為什麼他們在研究中觀察到 220 名 6-12 歲的男孩和女孩的行為影響程度不同。
“我們觀察到的最大增加是整體行為問題,但有趣的是,除了外化行為(如多動和攻擊性)外,我們還看到內化行為(如抑鬱)有所增加,”博士解釋說。約爾頓。 “很少有研究發現吸煙與兒童抑鬱症之間存在聯繫。”
雖然沒有數據可以具體解釋為什麼煙草煙霧會導致哮喘兒童出現行為問題,但約爾頓博士說,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煙草煙霧中的尼古丁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以及孩子的發展和行為。
根據家長提供的估計,目前研究中的孩子平均每天接觸13支香煙。研究中經常使用父母的估計作為兒童煙草煙霧暴露的衡量標準,但目前的研究更進了一步,因為父母的估計可能不准確,博士說。Yolton,也是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兒科助理教授。
調查人員還測量了兒童血液中的可替寧水平。可替寧是尼古丁的一種副產品或代謝物,通常用作更準確地測量煙草煙霧暴露量的生物標誌物。
研究人員將可替寧水平與前兩週觀察到的兒童行為模式進行了比較。父母使用兒童行為評估系統 (BASC) 報告行為模式。 BASC 是一項標準化調查,用於測量多動、焦慮、注意力問題、品行問題、抑鬱和軀體化(抱怨沒有身體解釋或依據的身體問題)等特定行為。
研究人員還考慮了可能影響兒童行為的其他因素。這些包括社會經濟學,如父母的教育和家庭收入、父母的心理健康、哮喘嚴重程度和使用的藥物。研究人員還使用稱為環境測量的家庭觀察(HOME)的工具評估了家庭的物理和養育質量。研究人員還包括母親在懷孕期間是否吸煙,Yolton 博士表示,這讓研究人員能夠加強與環境煙草暴露相關的研究結果。
在研究中的 220 名兒童中,61% 是男孩,56% 是非裔美國人,77% 患有中度至重度哮喘,其餘患有輕度哮喘。納入研究要求,除哮喘外,兒童沒有其他健康問題,包括智力低下,並且他們每天至少接觸五支香煙。參與研究的家庭都是辛辛那提哮喘預防研究的參與者。
該研究項目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助。參與這項研究的其他研究人員包括 Kim Dietrich 博士。, 辛辛那提大學環境健康系的和 Jane Khoury 博士, Richard Hornung, DrPH,, Paul Succop, Ph. D, 和 Bruce Lanphear, M. D., MPH, 所有辛辛那提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