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看起來正常嬰兒的顱骨軟化可能反映了懷孕期間維生素D的缺乏。此外,在不補充維生素 D 的情況下進行母乳喂養可能會延長維生素 D 缺乏症,這可能會導致生命後期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 1 型糖尿病和骨密度下降。
“顱骨軟化,在其他方面正常的新生兒中,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一種生理狀況,不需要治療,”博士說。日本京都大學醫院的 Tohru Yorifuji。 “然而,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未經治療的疾病可能是潛在危險的維生素 D 缺乏症的結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 1、120 名新生兒的顱骨感染率,在 5-7 日齡時,發現 246 名新生兒 (22%) 患有顱骨感染。研究人員還發現,顱骨的發病率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這種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強烈表明這種情況與產前維生素 D 缺乏有關,並且可能反映了孕婦的日曬量。
最重要的是,新生兒維生素D缺乏症可能會持續到以後的生活,尤其是沒有接受含有維生素D補充劑的母乳喂養嬰兒。在這項研究中,超過一半的母乳喂養的顱骨嬰兒的血清 25-OH 維生素 D(維生素 D 的儲存形式)水平顯著降低。其中一些嬰兒還出現了與維生素D缺乏一致的甲狀旁腺過度活躍的症狀。
維生素D缺乏症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受到關注,但是最近的幾項研究報告說,即使在發達國家,這種情況也會重新抬頭。維生素 D 缺乏症通常表現為骨骼表現,例如兒童佝僂病或成人骨骼軟化。此外,成人維生素D缺乏還會導致多發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甚至大腸癌等免疫性疾病的發病率增加。
“在對圍產期維生素D缺乏症的影響進行更多研究之前,我們建議用維生素D治療母乳喂養的顱骨嬰兒,或者最好用維生素D治療所有孕婦,”Yorifuji說。
其他從事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包括日本京都大學醫院的 Junko Yorifuji、Shizuyo Nagai、Masahiko Kawai、Toru Momoi 和 Tatsutoshi Nakahata;日本足立醫院的 Kenji Tachibana 和 Hiroshi Hatayama;和日本千葉兒童醫院的 Hironori Nagasaka。
本文的快速發布版本已在線發表,並將刊登在內分泌學會出版的《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2008 年 5 月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