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在《兒童發展》雜誌 2008 年 3 月/4 月號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家庭財富可能部分解釋了學齡兒童考試成績的差異。這項由紐約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還發現,家庭財富與育兒行為、家庭環境和孩子的自尊心呈正相關。
先前的研究已經記錄了兒童的認知成就與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之間的關聯,這些關係通過教育水平、職業和收入來衡量。其中許多研究都關注貧困(由家庭收入定義)對兒童成就的影響,但家庭財富(即淨資產)很少受到關注。
這項新研究使用了新方法,包括來自一項新的國家研究(收入動態及其兒童發展補充研究)的數據。它探索了財富的多種功能形式和來源,從不同的來源看財富的不同中介途徑,並分析財富如何影響兒童不同階段的認知成就。
研究人員發現,有小孩的黑人和白人家庭之間的家庭財富存在顯著差異,白人家庭擁有的資產是黑人家庭的10倍以上。研究發現,與學齡前兒童相比,家庭財富與學齡兒童認知成就的關聯更強,與學齡兒童數學的關聯比與閱讀成績的關聯更強。
從不同來源積累的家庭財富也被發現對不同發育階段的孩子有明顯的影響。流動資產,尤其是股票或共同基金的持有量,與學齡兒童的考試成績呈正相關。家庭財富與更高質量的家庭環境、更好的育兒行為和孩子的私立學校出勤率相關。
研究人員認為,財富對學齡兒童的影響更大可能是因為學齡兒童從家庭財富中受益更多,這些財富用於需要大量金融投資的教育資源,例如私立學校、課外活動, 和文化體驗。此外,年齡較大的孩子可能更能意識到相對於同齡人的財富差異,因為他們表現在學習環境的質量、財產和孩子居住的社區類型上。這些差異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自尊和抱負,而這反過來又與他們的學校表現正相關。
“雖然財富可能有助於在更短期的基礎上平穩消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或大家庭)中財富的存在可能對產生經濟安全感、未來導向、以及所有家庭成員承擔風險的能力,這反過來又對兒童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W. Jean Yeung 表示。
儘管黑人和白人家庭之間的財富差距明顯,但研究發現幾乎沒有證據表明財富本身可以解釋黑人和白人孩子之間的考試成績差距。當兒童和家庭的人口特徵以及父母的收入、教育和職業保持不變時,這些差距就變得不那麼有意義了。 “雖然財富在縮小幼兒之間的黑白成就差距方面可能沒有實質性的短期利益,但允許和鼓勵低收入家庭積累財富可能會改善家庭動態並培養可能有利於兒童發展的前瞻性態度從長遠來看,”楊說。“當學校融資成為問題時,財富的財務影響可能會在以後的生活中觀察到。”
Journal reference: Black-White Achievement Gap and Family We alth by Yeung, WJ 和 Conley, D(紐約大學)。兒童發展,卷。 79,第2期。
這項研究由 Eunice Kennedy Shriver 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