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一份新報告,參與臨床試驗的醫院似乎為心髒病發作或其他急性心臟事件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並且死亡率低於未參與臨床試驗的醫院。
在實施臨床指南、績效評估和質量改進工作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等常見疾病的護理質量已緩慢提高。最近的研究表明,醫生領導力、共同目標的存在、行政支持和可信的反饋與更好的醫院績效相關。這些特徵中的三個也被認為對於成功進行基於醫院的臨床試驗很重要。作者寫道:“我們假設醫院參與試驗所需的這些相同要素可能會導致醫院環境發生有益的變化,從而為在試驗環境之外接受治療的患者帶來更好的護理流程和結果。”
Sumit R. Majumdar, M. D., M. P. H.,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及其同事分析了來自 174, 062 名患有兩種特定類型心髒病、高危非 ST 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的數據不穩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綜合徵。這些患者被送入 494 家醫院,參與了早期實施美國心髒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指南 (CRUSADE) 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快速風險分層能否抑制不良結果 - 一項持續的、自願的、觀察性數據收集和質量改進計劃- 從一月開始。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收集了護理過程和住院結果數據。患者被分為三組:在未參與試驗的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29, 984 名患者)、低參與率(93, 705 名患者)和高參與率(50, 373 名患者)。
總共有4,590名患者(2.6%)參加了臨床試驗,145家醫院沒有參加,226家醫院的中點率為1%,123家醫院的中點率為4.9%。
總體(綜合)中值(中點)指南依從性分數隨著試驗參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未參與試驗的醫院為 76.9%,試驗參與率低的醫院為 78.3%,參與率高的醫院為 81.1%試報名。 “住院死亡率隨著試驗參與度的增加而降低:5.9% vs. 4.4% vs. 3.5%,”作者寫道。“在參與試驗的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死亡率明顯低於在非參與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
”總之,在參與臨床試驗的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似乎比在未參與臨床試驗的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獲得了更好的護理質量,並且似乎有明顯更好的結果--至少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作者總結道。 “對於政策制定者和醫生來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應該可以緩解一些與參與臨床研究企業可能的機會成本和潛在不利因素有關的擔憂。”
期刊參考:Arch Intern Med。 2008;168[6]:657-662.
這項研究得到了杜克臨床研究所的國家質量改進計劃 CRUSADE 的支持,該計劃由先靈葆雅公司、百時美施貴寶/賽諾菲安萬特製藥合作夥伴和千禧製藥公司資助。Majumdar 博士獲得艾伯塔省醫學研究傳統基金會(健康學者)和加拿大衛生研究所(新研究員)的工資支持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