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丙型肝炎相關死亡人數從 1995 年到 2004 年增加了 123%,這是可獲得數據的最近一年。死亡率在 2002 年達到頂峰,然後總體略有下降,而 55 至 64 歲人群的死亡率繼續上升。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是美國最常見的血液傳播感染,影響約 1.3% 的人口。多達五分之一的患者發展為肝硬化,多達 20 分之一的患者發展為肝癌。HCV 是肝移植的首要原因,也是該國過早死亡的第 16 位主要原因。最近的證據表明,隨著長期感染的人數繼續增加,未來幾年慢性 HCV 感染的疾病負擔和死亡率可能會增加。
為了更新對美國丙型肝炎相關死亡率趨勢和人口統計數據的估計,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馬修懷斯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包括來自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洛杉磯縣公共衛生部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死亡率來自美國人口普查和 1995-2004 年的多死因數據。其中包括 56、409 例 HCV 相關死亡,包括以疾病為根本原因的死亡;慢性肝病是根本原因而丙型肝炎是促成原因的那些;以及以艾滋病毒為根本原因,慢性肝病和丙型肝炎為誘因。
在研究期間,HCV相關死亡率從1上升。1995 年每 100,000 人中有 09 人死亡,到 2002 年每 100,000 人中有 2.57 人死亡,然後在 2004 年略有下降至每 100,000 人 2.44 人。2000-2004 年的平均年增長率低於 1995-1999 年。在 45 至 54 歲和 55 至 64 歲增加 188% 的人群中觀察到最顯著的特定年齡增長。對於後一組,費率在整個研究期間都在上升。
“死亡率最高的是男性、45-54 歲和 55-64 歲的人、西班牙裔、非西班牙裔黑人和非西班牙裔美洲原住民/阿拉斯加原住民,”作者報告說。他們認為人口統計學差異與不同人群的患病率有關。
觀察到的增加可能反映了死亡率的真實增加和對HCV進行血清學檢測的增加,作者說。 “因此,1995-1999 年間丙型肝炎相關死亡率的真實增長可能比觀察到的趨勢更加緩慢,並且很難解釋不同時期死亡率模式的差異。” 雖然該研究受到死亡證明數據可能不准確的限制,但作者認為這更有可能導致低估丙型肝炎相關死亡的真實人數。
“總之,自 1995 年以來,丙型肝炎相關的總體死亡率大幅上升,”作者總結道。 “死於丙型肝炎相關肝病的人相對年輕,這使得丙型肝炎相關疾病成為導致多年潛在生命喪失的主要傳染原因,也是整體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他們指出,目前需要採取措施預防 HCV 感染者的肝病進展,並需要對死亡率趨勢進行持續分析。
期刊參考:“1995-2004 年美國丙型肝炎相關死亡率的變化趨勢。”懷斯、馬修、比亞萊克、斯蒂芬妮;菲內利,林恩;貝爾,貝絲;索維洛,弗蘭克。肝病學; 2008 年 4 月; 10.1002/hep.22165; 2008年3月在線發布。